幸福的滋味,懂么你?
升斗小民眼里,這是鐵飯碗,是個人抵御各種社會風險的堅強后盾,更是官本位社會下,獲取顯赫身份的捷徑。
穩定、穩定還是穩定
就業壓力日益增大的時候,公務員成為年輕人最心儀的職業。“穩定可靠”是公務員最亮眼的標簽。當前,除非大企業,在保障方面都不是很規范,公務員的優勢就是有保障,可以滿足年輕人對于穩定的要求。除了旱澇保收,比上不足不下有余的生活水平也讓人感到滿意。
“畢竟收入穩定,在親戚朋友間也有面子。”《瀟湘晨報》的采訪中,李先生介紹,目前他每月的收入是3000多元,第一年的試用期沒發獎金,但其他同事的獎金也不多,“相當于一個月的基本工資而已。”平時過節,單位會發一些油、米等,還有一些別的東西,“甚至有一次還發了鹵牛肉。”雖然比起其他在企業工作的同學,李先生的工資并不高,但他認為:“這份工作穩定,而且相親的話也會有優勢。”
權力崇拜風氣下,小辦事員也處處高人一等
盡管社會在急劇轉型,曾經牢牢禁錮人們的身份關系逐漸解體,人與人之間的關系,越來越多的是平等的契約關系,但是身份的意義在人們眼里始終無法忽視。年輕的公務員,即使掙得少,也沒什么像樣職務,但是在鄉親們眼里,仍然要比那些在商界,學界已經取得一定成就的人,要更有身份,更值得尊敬。因為他們走的是“人間正道”,做官。
說更幸福也勉強,別誤會
契約社會下,公務員不該有過多優越性,反而要因為手中燙手的權力而承擔更多風險。
公務員就是享清福?
今年具體招錄職位于日前正式公布。有媒體報道,此次招錄的許多職位被稱作“苦差事”,不僅多數要求兩年基層工作經驗,且不少崗位說明中明確備注有“常年出差”、“需要晚上值班”、“需常赴搶險救災現場,條件艱苦”、“國家級貧困縣”、“不提供宿舍”等要求。
這個讓人感到新鮮的“最苦金飯碗”說法其實很矯情。現實是對于招錄人數相對最多的公安等部門,工作的辛苦程度早已盡人皆知,警員亞健康狀態非常普遍。更容易被忽視的是公檢法,城管等部門由于工作特征,他們的公務員經常存在心理健康問題。
“一份報紙坐半天”的公務員生活在相當多部門早已成過去。
公務員收入更高?
《瀟湘晨報》的采訪中,2002年畢業于省內高校的經濟法專業,2003年參加公務員考試并入職。到現在,陳廣(化名)已經是一名有著近10年工齡的老公務員了。
現在,陳廣的生活現狀是,每個月拿3050元的固定工資,其中2000元還房貸。早上坐公交去上班,中午在食堂吃飯,晚上回家和老婆一起做飯吃。“工資低”成為他感覺不幸福的關鍵點。
這幾乎是個普遍現象,公務員的收入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高,甚至很多公務員家庭一直很拮據。支撐他們的信念,是可預期的發展空間和生活保障。
公務員更有前途?
公務員熱看起來是公務員光明前途的有力佐證,但實際公務員熱與當前市場的不規則不景氣,民營企業的艱難現狀更有關系。
人多位置有限的公安等大單位,升遷自然不易。其他部門如果不是有非常的才華與際遇,大部分人都會一眼望到退休,所謂光明的前途,更多的是旁人不知內情的羨慕。
與其他領域常見的劉翔跨欄式的發展,公務員都需要安于長跑的耐心。
公務員更有尊嚴?
與普通人相比,公務員有時要承受更多的委屈,打落門牙活血吞。
普通人權利被侵害,當秋菊打官司理直氣壯,公務員卻會因為這難以割舍的身份和前程,而不敢或是不能爭取像樣的救濟。
而單位內人事關系又相對市場化的企業復雜得多,每天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式的工作狀態,其實是公務員的常態。
公務員更有安全感?
剛剛過去的一個新聞:
科員到“副局長”升遷時間不到兩年,頭頂多個“杰出青年”的耀眼“光環”,年僅32歲的清華畢業生肖明輝,在5億元的工程招標中大權獨攬,收受1611萬元的“好處費”,多次為他人謀取不正當經濟利益。日前,肖明輝被海南省二中院依法判處無期徒刑,剝奪政治權利終身。
另外,據法學教授陳忠林的調查,司法人員的犯罪率是普通人的5倍。這一數據被廣泛轉載。其實并不難以理解,以司法人員為代表的國家工作人員,手中擁有的權力極大,而監督卻非常有限,所以因權力濫用而生的職務犯罪自然居高不下。很多年輕的公務員早早斷送了前程和人生。
近些年來,網絡的監督力量在增強,愈發頻繁爆出的不少網友大戰官員的案例,被盯上、被人肉的公職人員,仕途會因一個微笑、幾塊手表或幾十套房產而終結。
公務員的未來會繼續幸福嗎?
看起來是不利于公務員幸福的因素在增加,但實際上,國家公務員制度的成熟,依法行政的實現,陽光——對于樂于安穩生活的公務員來說,更有利于他們獲得和享受幸福。
鐵飯碗確實可能打破
公務員的退出機制正在建立。聘任制公務員在西方早就實施了,歐盟實行公務員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打破終身制,這也是一種趨勢。中國多個省市在試點,目的就是要讓“公務員”這個職業逐步變成一種普通職業,而不是特殊職業。今后,養老制度、退休制度等各方面,公務員將和其他職業逐步靠攏。
聘任制公務員只能在公務員隊伍的一部分崗位中推行,很難在所有公務員中實行。原因很簡單,行使公共權力的國家公務員隊伍,擔負著管理國家公共事務的重大職責,很難想象他們中的所有人都實行聘任制,實行雙向選擇,甚至可以隨時走人,這樣一個國家的治理就處在一種混亂的狀態。目前世界上很少有國家將全體公務員都實行聘任制。
目前,江蘇省主管部門正在研究制定《江蘇省聘任制公務員管理試點辦法》(試行),讓一聘定終身的公務員制度,變成“合同工”。這份試行辦法,江蘇將有望在年內出臺。
所謂聘任制公務員,是經省級以上主管部門批準,對不涉及國家秘密的專業性較強的職位和輔助性職位,可以按合同的方式聘用而產生,合同期一般1-5年,也就是說,公務員也可以是合同工。
事實上,深圳在2007年就開始試點聘任制公務員。今年和江蘇同步試點聘任制公務員制度的,將有河南、四川、湖北等地。
依憲執政、依憲治國的趨勢下,陽光將保障公務員幸福平安
依照現代政治的運行邏輯,世俗權力必須得到有效監督,因為“權力導致腐敗,絕對權力則絕對腐敗”,正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所屢次申說的那樣,只有強化制約監督,才能確保權力不被濫用。
彼時的公權機構,“三公”消費會被強勢遏制,彼時的公職人員,家庭財產狀況應當透明公開,權力會場不再沉睡,權力為權利服務且接受監督應成為常態。而權力得到監督的制度狀態,對其執掌者、履行者而言,是真正的“苦差”,但也是最安全最穩定的狀態。
編輯套話:最近微博上有人擔心:“當下拼命擠進公務員隊伍的年輕人,未來命運必然跟十年前的下崗國企工人一樣,人到中年被體制拋棄,渾身沒有一樣市場需要的技能。”這一天會來嗎?希望這個問號埋在每一個已經或正在努力成為公務員的年輕人心里。